欢迎访问! 今天是:

灵魂的风景

日期:2019-01-11 15:30:38 文章点击数:63 来源:

灵魂的风景

 
撰文/程丽芳

 

 “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表现情感范围的广度和深度,而不在于它所创造单纯美的形式以引起人的快感”

---魏朗 

    第一次认识潘寨民的作品,是在他的手提电脑里看到的一组又一组照片,蝴蝶兰、绣球、丘陵、溪水、梨花、霜雪、冈底斯山、冈仁波齐、------。当时就把我激动得不行。尽管我知道作品与作品照片之间存在很多视觉上的误差,但是职业的敏感还是让我第一时间意识到,眼前绝非泛泛之辈。他当然还不够有名,但是在这个资本追逐艺术的时代,好的艺术作品没有理由被埋没,有太多的人正在掘地三尺。这是一个潜伏在水底但是很快而且一定会浮上面来的优秀的艺术家。于是,在那之后,一个多月的时间里,我去他的工作室拜访了三次。

    潘寨民的作品倾向于自然主义,自然物象固有的形式意味、趋势、气息是引发他画面生成的起始点。这些画面来源于自然的启示,每个画面都有不同的触发点,没有雷同,没有重复。是对自然物像的内在结构进行想象产生的画面,有抽象化处理,但仍保留了对象的感性层面,如岩石的肌理、冰山的颗粒等,并非严格意义上抽象作品。他的作品在画面的构建和处理上,注重形与色的关系安排和点线面的穿插,在色调搭配与形式变幻中你能感受到音乐般的节奏和律动。在不完全摒弃具象造型的同时,他的作品充满抽象化的思辨倾向,不仅仅体现出独特的形式趣味,更见出作者在物象与心像之间的跨越轨迹。

    他的作品题材非常丰富,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拓展空间,从花卉到风景,从小雅到大美不拘一格,你似乎很难猜到他明天下一幅作品打算画点什么,毫无疑问,这种题材选择上的宽泛往往来源于一位作者对待自然的热情,以及视野与思想的维度。如果单纯从快速提升认知度来说,同一题材的作品反复出现更容易让外界包括市场记住作者。但是,潘寨民表示,自己并不急于定型,艺术的生成有它自身的规律,树木花草,都要历四时风雨,开花结果,自然而然才最好。我个人非常喜欢他的这句“不要让结果来得太早”,泰然、通透,具有智性的光泽。他的作品分阶段、有沿革,但绝少自我重复。他希望创作忠实于自己对物象的真实体验,希望在生活与艺术间打开一个通道,有感而发,忠于个体的认知和趣味,并在创作实践中演绎心智和情感。

    潘寨民的作品,非常美,具有一种经过沉淀之后的饱满的力度。不单单是精心构造的形式美感,不单单是那些厚重华丽的色彩,分明在这些外化的符号里蕴藏着十分浪漫的情调,充沛的热情,一种舒缓含蓄而又强烈的个性里涌动着冲动和张力。

    他说颜色釉瓷画,首先是一门材料艺术,“对于颜色釉烧成中的不确定性,不回避,不取巧,不能绕开它的难点,只有直面它才能让它的特性和魅力充分体现,并逐步形成属于颜色釉这种材料的表现语言和手法,这个过程很漫长,是一个材料、语言、形式的演变与磨合过程,物质与精神交互生成的过程。创作实践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,促使你保持一种随机的、开放的创作态度,随时接受色釉变化中的启示,这是一种特殊的,也是一种很奇妙的创作体验。”对于高温颜色釉创作而言,不仅仅满足于颜色釉发色的绚丽多姿,停留于视觉表面。颜色釉的生产得益于前辈硅酸盐学者的潜心研究,得益于景德镇地区众多作坊的辛勤劳动,现有色彩的丰富程度超越了任何一个画种的颜料。颜色釉这种材料提供的创作可能性值得一个人穷极一生去探究。”经过多年反复试验和总结,潘寨民对于高温颜色釉的材料掌控不断深入并渐入佳境。

    通览潘寨民的现有作品,它们流露出了不同寻常的气质,在油彩斑斓密不透风的西式满构图里,传达出浓厚的东方气韵。这种中西融合,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混搭,或相互借用,而是在西方绘画的样式外表下,潜藏的中国古典审美情怀。或许,不易察觉,因为这是一种复杂的交织,就如作者说的,在一个信息过于丰富的时代,很容易让作者丧失创作的立场,这个时代,从精神层面上来说是一个缺乏归属的时代,这种“无家可归”的感受,是人性的完整性和个体的独特性的丧失。前现代主义、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并存的状态,要求创作者确立个人作品价值目标,设立个人艺术发展的方向。传统文脉不能割舍,西方强势文化无法忽略,如何在历史与时代的坐标中确立方位,是走向深层次创新的第一步。艺术语言的纯粹化、艺术风格的明朗化和艺术形象的典型化需要作者倾其一生的努力。

    不同于早期花卉题材中单纯的形式追求,他的反映赣北丘陵地貌和江南季节更替的作品是对于“家园”的守望,在季节的悸动里,时序流转与情愫波动相映成趣,散发出幽远的人文情怀。而近期西部风景则着意于雄伟山体的内在张力表达,从壮美群山中读解正直、公平和力量,体现出浪漫主义的激情。我曾问他,一个艺术家的存在价值,他认为艺术并非不可或缺,少一个艺术家或一些作品,世界不会因之而缺憾。个体艺术家的存在,无非记录或彰显了一个生命的状态,表达一个生命体的独特意识和情感内省。

    我想,寄托着个人意识和情感的风景,正是他在寻找和表现的灵魂深处的风景。 

潘寨民:1971年出生于江西浮梁,1993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,景德镇高专副教授,陶瓷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,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。